为帮助大二学生更好地规划实习方向,掌握职场适应技巧,2025 年5月12日下午2点,智能制造学院在博学楼111教室举办“优秀毕业生企业实战经验交流分享会”。本次活动由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周川力主持,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孙钊老师及大二学生代表参与,邀请2025届优秀毕业生裴海帆、王玉玺返校分享实战经验。
活动伊始,主持人周川力介绍出席领导并强调实习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:“实习是校园与职场的桥梁,优秀校友的经验将为大家拨开迷雾,助力少走弯路。”

首位分享的裴海帆同学在宝鸡合力叉车实习并就业,凭借扎实表现获企业认可。他结合自身经历,坦言初入职场时的迷茫与挑战,强调“实习选择需理性考量就业地区、工作内容,避免盲目跟风”。他提出“需求、选择、坚持”六字诀,建议学弟学妹们接纳职场现实,通过设定短期目标逐步适应环境,在压力中学会自我调节。“坚持不是硬扛,而是在实践中积累经验、沉淀能力。”他的务实建议引发在场学生共鸣。

曾在深南电路实践半年、现就职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(宝鸡)创新研究院的王玉玺,以“敬畏与沉淀”为关键词,分享了技术岗位的成长心得。他结合理化室检验工作,强调“标准化操作是技术人的底线,数据沉淀是突破瓶颈的关键”,并介绍了自己的“三个一”成长策略——每日解决一个问题、每周掌握一项技能、每月输出一份反思。他鼓励学弟学妹:“即使重复的工作,也能通过极致专注锻造不可替代的竞争力。”

在自由提问环节,学生们围绕“如何快速适应职场文化”“跨岗位发展需要哪些准备”等问题踊跃提问。裴海帆建议“主动观察企业规则,用空杯心态学习”,王玉玺则建议“深耕专业的同时,培养编程、项目管理等跨界技能”。两位校友结合自身经历逐一解答。

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孙钊老师在总结中肯定了校友分享的价值:“两位同学的经验饱含对职业的敬畏、对成长的思考,是难得的实战指南。” 他寄语学生:“实习是检验所学、锤炼技能的重要舞台,希望大家带着向实而行的态度,在实践中积累经验、提升素养,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根基。”

本次分享会通过“过来人”的真实经历,为学生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习思路与职场技巧,有效缓解了对实习的迷茫与焦虑。后续,学院将继续围绕职业教育活动周开展系列活动,助力学生在技能成长与职业规划中稳步前行。
【文字:丁稳稳 图片:王新祺 编辑:符怀水 审核:薛媛丽】